独立学院大学生合作精神的缺失与培养
发表时间:2018-03-06 10:20编辑:学生处
摘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竞争尤为激烈的21世纪,独立学院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养独立学院大学生合作精神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独立院校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独立学院大学生成才的内在需要,也是培养独立学院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需要。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大学生合作精神的现状和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如何利用学校主阵地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切实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合作精神的教育培养实效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合作精神;教育培养
Abstract Develop in the science technique high speed, compete for vehemence of 21 centuries,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 student cooperates the development of spirit to have very important meaning. Training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 student's cooperating spirit is the dema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is a high school to carry out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ce raise , is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 is born just of inside demand is also the demand which trains an Independent institute student collectivism spirit. This text analyzed an Independent institute student to cooperate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spirit and the reason of the imperfection, putting forward how to make use of the school main battlefield to carry on the development which cooperates spirit and cooperation consciousness to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 student, slicing solid exaltation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 student cooperate the education development real results of spirit 
Keyword : Independent institute student; Cooperate spirit; Educate development
 
        合作精神,通过相互理解,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帮助为完成共同事业而形成的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一种优良品质,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个人的个性和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才能获得个人的成功。独立学院大学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后,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在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问题上,培养独立学院大学生具有合作精神十分重要。
       一、培养独立学院大学生合作精神的意义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总书记将其基本特征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本质上要求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达到和谐统一。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具有和谐精神的人去实现。作为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和谐精神,包括合作精神、协作精神、团结、顾全大局、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丰富的内涵。培养具有合作精神的独立学院大学生,有利于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二)现代大学制度下独立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主题
       在现代大学制度下,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合作精神教育和培养是独立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提交的权威性文件:《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面向未来的青少年在必须终身学习并不断地参加再培训的同时,要对作为教育基础的四个支柱负责,这四个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存。[2]因此,独立院校开展独立学院大学生合作精神教育与培养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的重要主题。
      (三)时代呼唤的主旋律
        一方面,现今在校的独立学院大学生绝大多数是90年代后出生,尤其是家庭经济条件相对富裕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如何发挥独生子女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竞争意识强等优点,克服任性、孤独等不足,尽快使学生合群、合作、树立起合作精神,这是时代的呼唤。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各门学科互相渗透,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很难单独完成,这就决定必须通过合作来完成。这既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独立学院大学生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合作精神的现状
       当前,尽管独立院校在探索独立学院现代大学制度与素质教育上,加强了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合作精神的培养而言,则相对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在学习和生活中与他人沟通和交往的意愿不强
        目前,独立学院大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必要的互助,在生活上个人独来独往,不愿与周围的人交流。在生活中,喜欢张扬个性,喜欢我行我素。在班集体生活中,集体观念差,认为所谓的个性就是不参与团队和集体,事事搞特殊化。不少同学与同学关系过于淡漠,不愿意与老师接近,往往令人敬而远之,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也只是自己默默承受。
       (二)在群体竞争中重竞争,轻合作
       有些同学把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和竞争原则简单化,拓展到大学校园生活领域。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竞争的意识在学生中得到强化,相当一部份独立学院大学生在对竞争的理解中只把目光定格在个人努力、拼搏上,而忽视了合作的一面,或者不喜欢合作,因而当公众利益或他人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只考虑个人利益。许多大学生认为:合作使整个竞争的集体关系变得复杂,易形成较大内耗,降低办事效率;合作无法估计个人在竞争中的成绩,个人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
       (三)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独立学院的校园生活内容丰富,旨在为广大同学提供一个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学校为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而开展的文体、科技等方面的活动,但是很多学生干部在工作中感受到,喜欢参加学校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少,常常是费了很大力气举办了活动,参与者却甚少。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不少学生对国内外、校内外的事情漠不关心,使学院的各项比赛、讨论会等各种活动难度加大。不同程度的反映出大学生对群体中的各种集体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
       (四)合作的心理素质水平较低
        由于当代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生活条件较好,再加上独生子女特有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使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组织纪律观念不强,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同学不考虑集体利益,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不能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室友之间互相猜疑,同学之间矛盾较多,造成班集体凝聚力不强,使得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明显缺乏一种面对与人合作困难的勇气和必要的忍耐力,在合作中不善与人交际和沟通,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喜欢批评他人,情绪波动大,并不同程度的存在焦虑、猜疑、嫉妒等心理障碍,对家人的依赖性大。[3]
三、当代独立学院大学生合作精神的缺失原因
        造成独立学院大学生合作精神缺失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应试教育及功利思想的影响
        当代独立学院大学生一直成长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老师和家长往往要求学生的成绩,合作精神的培养也相对淡出了。导致学生对培养合作精神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这种环境下,学生容易产生扭曲意识,从而缺乏合作精神与能力。
        (二)竞争观念的影响
        竞争和合作已成为现代人际关系的普遍现象,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和就业机会的选择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如学生对待竞选学生干部、课外科技文化项目申报和研究等方面,也往往过于强调和倚重竞争,轻视合作的重要性。[4]因此社会环境、竞争压力的影响对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合作意识形成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
        (三)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的影响
        现在的独立学院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且家庭条件富裕,父母对还在往往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从而使其成长环境相对封闭,缺少合作的对象和机会。同甘共苦、合共容共赢的意识也淡化了。
        四、独立学院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一)加强学生组织的建设,发挥学生组织的影响力
       独立院校可以通过以下4种心理机制的引导来培养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合作精神:
  1. 从众心理。学校领导应善于引导内部形成正确舆论,可以使个别不愿意从众的同学在舆论的压力下从众;还要善于觉察内部的不良倾向、错误舆论并迅速制止,以防其形成气候,避免出现成员之间随波逐流的现象。
  2. 认同心理。群体的认同感会相互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社团中的领导应通过细致工作,使成员产生认同,以利用于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
  3. 服从心理。应用这种服从的心理机制有利于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
  4. 模仿心理。通过组织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会形成一股无形的力量吸引学生去自觉的效仿和相互合作。
        (二)引导独立学院大学生摆正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生活就像一个大舞台,每一个人都担当或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人担当主角,有人担任配角、群众演员。社会角色是社会分工的需要, 要正确对待集体内的分工,主角要担任主要责任,不骄傲、不自满;配角、群众演员要胸怀大局,不自卑、不丧气,与主角密切配合。每个人都应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分内工作做好;同时既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又要善于主动合作。早在十多年前,西方就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提出了“竞合论”, 即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成为人类认识上伟大的创举, 同时 也成为社会主义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竞合论”的核心涵义是“双赢”,即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的竞争与合作。为了达到“双赢”,必须以合作作为前提和基础,立足于合作,在合作中开展竞争,在竞争中求合作,合作是提高竞争力的有力武器。[5]因此,教育独立学院大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培养他们合作意识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教育改革,发挥教育活动的主渠道作用
        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以培养人才为主要职则的独立院校应予与高度的重视。加强教育改革,适当设置合作精神培养的课程,给予的学分,使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习合作精神的有关理论,有针对性的开展实践活动,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有“学成”要求,这有利于发挥教育活动的系统性、针对性、强制性、普及性等良好的主渠道作用,从而实现对整体独立学院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做到资源共享,知识互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教学互动中,使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相互配合,相互合作。
        (四)重视培养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交际能力促进合作行为的产生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合作行为产生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并且在合作的愉快氛围中,青年人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在共同的工作和事业中,通过情感交流,进一步加深他们之间的友谊。爱因斯坦说过“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善良的朋友”,只有合作双方相互了解对方的长处和不足,实现优势互补,才能提高合作效率。当前交际困难已成为阻碍独立学院大学生有效合作行为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交际能力已成为当今学校不容忽视的课题,学校要 采取适当措施,如开设公共关系课或开设人际交往培训班等,向学生传授与他人沟通的技巧等相关知识,教育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要坦诚待人,心胸豁达,尊重、理解和关心他人。(作者:学生工作处 李杨)[6] 
 
参考文献:
[1] 李卫东.独立学院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与思考[G].广西大学理学院,2001:23(6)
[2] 余逸群.21世纪青少年教育主题、伙伴群体教育[J].广州:青年探索,2000,(1):10~12
[3] 李元卿.论合作意识与青年人才的成长[N].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6:29
[4] 王春玺.独立学院大学生和谐精神与合作精神的缺失及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 2005:7.
[5]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6] 蒋琴雅.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素质培养,提高就业签约率[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1(6):9-1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