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主页 > 人事处 > 师资队伍 >


 名师风采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习近平   
 
      一、名誉院长
     
      1.姚建铨,男,1939年出生于上海,中国激光与光电子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位委员会主任、激光与光电子研究所所长,长春电子科技学院名誉校长。
      姚建铨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及“天津市特等劳模”,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教委及天津科技进步二等奖(4次)、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科院特等奖、国际尤里卡发明金奖和个人获“一级骑士勋章”等多项荣誉。
      姚建铨院士,多年从事激光与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技术的研究,完成和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攻关、973、86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大批科研项目。他提出的双轴晶体最佳相位匹配计算的理论及方法,被国际学术界称为“姚技术”、“姚方法”。他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双轴晶体最佳相位匹配计算——类高斯分布理论——准连续高功率倍频激光器——准连续激光调谐系统的技术体系,在激光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领域取得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在高功率固体激光器、倍频激光器、可调激光器及非线性光学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姚建铨院士从2009年受聘我校名誉院长以来,一直关心学院的发展,积极为我校的教学和学科建设指引方向。
       
     2.姜会林,1945年生,男,汉族,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应用光学专家。中共党员。博士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
      姜会林曾任长春理工大学校长。现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央军委科技委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长春光机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名誉校长。
      姜会林院士是“我国光学行业的第三代的出色代表”。他长期从事应用光学技术研究,曾主持国家863重点、995高新工程专项,973重大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项目36项。在光学设计理论方面,提出了衍生二级光谱理论,王大珩院士评价为“中国光学设计近年来四项主要进展之一”,提出子光学系统技术经济公差理论,论文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收入“里程碑丛书”,成果于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光电动态测试方面,研制成功火控动态性能测试系统,测试指标优于美国“试验操作规程”要求,成果入选了国军标,并在武器装备中有重要应用。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空间激光通信方面,研制成功两代机载光端机和“一对多”同时激光通信装置,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强干扰下高速率双动态激光通信,其中飞机间间高速率激光通信距离高于国外报道的最好水平。2010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姜会林院士受聘我院名誉院长以来,一方面为学校的发展积极做好前沿引领,一方面为学校的专业建设、整体发展精心指导。
      二、学科带头人
      1.白宝兴,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曾任吉林省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吉林省高校计算机共同课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长春光机学院计算机系主任,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长春电子科技学院副院长。现为吉林省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吉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吉林省图像图形学会理事。长春电子科技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在教学方面,除为本科生执教外,主讲过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虚拟与现实技术等多门研究生课程,共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92人。曾为两门吉林省优秀课程负责人,两次获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科研方面,一直从事智能检测、模式识别和图像处理工作,多次主持或参加国家部委和吉林省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管道类智能检测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奖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科学技术奖各一项。在科学论著方面,独著专著一部,作为第一作者主编教材六部。在《兵工学报》、《仪器仪表学报》、《中国图像图像学报》和国际会议论文集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24篇被录入EI检索。
      2.项卫星,男,经济学硕士,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兼任中国美国经济学会顾问、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先后担任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经济系主任、吉林大学学位委员会经济学分委员会副主席、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共吉林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美国德州农工大学金融系访问学者(美国福特基金会“中美经济学教育交流委员会”资助);美国德州农工大学金融系高级访问学者(中美“富布莱特项目”资助)。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一项、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两项、教育部“国际金融危机研究应急项目”一项、国家教委留学归国人员研究项目一项、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吉林大学社会科学精品项目一项;在《世界经济》、《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研究》、《国际金融研究》、《国际经济评论》、《财贸经济》、《南开经济研究》、《经济评论》以及日本《国际金融》等主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主编、合著多部、译著两部(合译);先后获吉林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长春市人民政府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中国金融学会优秀论文奖、吉林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0余项;2012年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
       3.姜文龙,男,1963年01月生,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平市管优秀专家、四平市优秀共产党员、四平市劳动模范。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曾讲授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等多门课程。建设省级精品课程两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领导建设了教育部认定的高校学生创业实习基地和省人社厅认定的电信工程技术创业创新实训基地。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2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1部。发表SCI检索论文34篇。EI检索论文35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参与完成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获得人社厅人才开发资金项目1项,主持省科技厅科研课题3项,主持省教育厅和四平市科技局科研课题14项。获吉林省自然科学技术成果奖优秀奖1项,四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四平市第四届青年科技一等奖1项。
       4. 刘薇娜,女,1956年5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兵工学会机械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教学名师。多次主持并承担国家级、省、部、市级科研项目,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公开发表论文138篇,专利授权11项,出版著作3部。获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主持国家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3项,出版教材4部,其中1部获吉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发表教学改革论文22余篇。
       5.李晓舟,男,1963年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机电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东北地区、吉林省高校工程训练教学研究会理事长、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竞赛工作组专家委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高校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组委会秘书长、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机械设计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工作;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教研工作。
       6.陶建武,男,1959年5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现任机电工程学院教授,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和信号处理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作为项目申请人和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和会议发表论文110篇,其中SCI检索16篇。指导硕士研究生获得吉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篇,主编专著1本。是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
      7.耿钢,男,教授,商学院院长。198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系。1992年获吉林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35岁以下破格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受聘深圳市经济体制委员会研究员、处长。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教委青年科研基金项目,主攻产权制度与国企改革,讲授经济学、制度比较、企业管理及专题研究等多门课程。兼任前海产业智库专家、吉林大学、深圳大学兼职教授。具有高校教学科研、经济体制改革创新实践、企业管理决策等长期工作经验,积极倡导并践行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同步,理论联系实际,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