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概况
部门通知
部门动态
规章制度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光电科学学院
光电工程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商学院
文化传媒学院
马社学院
大学外语教学部
人才招聘
办事流程
下载专区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光电科学学院
光电工程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商学院
文化传媒学院
马社学院
大学外语教学部
师资队伍
主页
>
人事处
>
师资队伍
>
名师风采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习近平
一、名誉院长
1.姚建铨,男,1939年出生于上海,中国激光与光电子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位委员会主任、激光与光电子研究所所长,长春电子科技学院名誉校长。
姚建铨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及“天津市特等劳模”,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教委及天津科技进步二等奖(4次)、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科院特等奖、国际尤里卡发明金奖和个人获“一级骑士勋章”等多项荣誉。
姚建铨院士,多年从事激光与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技术的研究,完成和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攻关、973、86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大批科研项目。他提出的双轴晶体最佳相位匹配计算的理论及方法,被国际学术界称为“姚技术”、“姚方法”。他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双轴晶体最佳相位匹配计算——类高斯分布理论——准连续高功率倍频激光器——准连续激光调谐系统的技术体系,在激光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领域取得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在高功率固体激光器、倍频激光器、可调激光器及非线性光学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姚建铨院士从2009年受聘我校名誉院长以来,一直关心学院的发展,积极为我校的教学和学科建设指引方向。
2.姜会林,1945年生,男,汉族,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应用光学专家。中共党员。博士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
姜会林曾任长春理工大学校长。现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央军委科技委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长春光机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名誉校长。
姜会林院士是“我国光学行业的第三代的出色代表”。他长期从事应用光学技术研究,曾主持国家863重点、995高新工程专项,973重大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项目36项。在光学设计理论方面,提出了衍生二级光谱理论,王大珩院士评价为“中国光学设计近年来四项主要进展之一”,提出子光学系统技术经济公差理论,论文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收入“里程碑丛书”,成果于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光电动态测试方面,研制成功火控动态性能测试系统,测试指标优于美国“试验操作规程”要求,成果入选了国军标,并在武器装备中有重要应用。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空间激光通信方面,研制成功两代机载光端机和“一对多”同时激光通信装置,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强干扰下高速率双动态激光通信,其中飞机间间高速率激光通信距离高于国外报道的最好水平。2010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姜会林院士受聘我院名誉院长以来,一方面为学校的发展积极做好前沿引领,一方面为学校的专业建设、整体发展精心指导。
二、学科带头人
1.白宝兴,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曾任吉林省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吉林省高校计算机共同课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长春光机学院计算机系主任,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长春电子科技学院副院长。现为吉林省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吉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吉林省图像图形学会理事。长春电子科技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在教学方面,除为本科生执教外,主讲过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虚拟与现实技术等多门研究生课程,共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92人。曾为两门吉林省优秀课程负责人,两次获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科研方面,一直从事智能检测、模式识别和图像处理工作,多次主持或参加国家部委和吉林省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管道类智能检测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奖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科学技术奖各一项。在科学论著方面,独著专著一部,作为第一作者主编教材六部。在《兵工学报》、《仪器仪表学报》、《中国图像图像学报》和国际会议论文集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24篇被录入EI检索。
2.项卫星,男,经济学硕士,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兼任中国美国经济学会顾问、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先后担任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经济系主任、吉林大学学位委员会经济学分委员会副主席、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共吉林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美国德州农工大学金融系访问学者(美国福特基金会“中美经济学教育交流委员会”资助);美国德州农工大学金融系高级访问学者(中美“富布莱特项目”资助)。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一项、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两项、教育部“国际金融危机研究应急项目”一项、国家教委留学归国人员研究项目一项、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吉林大学社会科学精品项目一项;在《世界经济》、《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研究》、《国际金融研究》、《国际经济评论》、《财贸经济》、《南开经济研究》、《经济评论》以及日本《国际金融》等主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主编、合著多部、译著两部(合译);先后获吉林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长春市人民政府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中国金融学会优秀论文奖、吉林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0余项;2012年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
3.姜文龙,男,1963年01月生,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平市管优秀专家、四平市优秀共产党员、四平市劳动模范。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曾讲授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等多门课程。建设省级精品课程两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领导建设了教育部认定的高校学生创业实习基地和省人社厅认定的电信工程技术创业创新实训基地。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2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1部。发表SCI检索论文34篇。EI检索论文35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参与完成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获得人社厅人才开发资金项目1项,主持省科技厅科研课题3项,主持省教育厅和四平市科技局科研课题14项。获吉林省自然科学技术成果奖优秀奖1项,四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四平市第四届青年科技一等奖1项。
4. 刘薇娜,女,1956年5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兵工学会机械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教学名师。多次主持并承担国家级、省、部、市级科研项目,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公开发表论文138篇,专利授权11项,出版著作3部。获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主持国家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3项,出版教材4部,其中1部获吉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发表教学改革论文22余篇。
5.李晓舟,男,1963年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机电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东北地区、吉林省高校工程训练教学研究会理事长、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竞赛工作组专家委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高校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组委会秘书长、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机械设计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工作;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教研工作。
6.陶建武,男,1959年5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现任机电工程学院教授,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和信号处理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作为项目申请人和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和会议发表论文110篇,其中SCI检索16篇。指导硕士研究生获得吉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篇,主编专著1本。是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
7.耿钢,男,教授,商学院院长。198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系。1992年获吉林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35岁以下破格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受聘深圳市经济体制委员会研究员、处长。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教委青年科研基金项目,主攻产权制度与国企改革,讲授经济学、制度比较、企业管理及专题研究等多门课程。兼任前海产业智库专家、吉林大学、深圳大学兼职教授。具有高校教学科研、经济体制改革创新实践、企业管理决策等长期工作经验,积极倡导并践行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同步,理论联系实际,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特聘教授
1.蒋振刚,男,博士,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理事,吉林省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院长。2006年至2010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留学,从事医学影像应用技术研究,完成了日本第一例脑神经外科虚拟内窥镜导航手术临床实验。2016年7月7日,在南方医科大学完成我国首例腹腔镜手术计算机导航临床实验。曾荣获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1次、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论文20余篇。
2.王春民,男,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任。多年从事信号处理、现代控制理论和系统仿真与辨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数字信号处理、自控原理、计算机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与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基于MATLAB的电子信息类课程、光电技术等15门课程。公开出版数字信号处理、连续与离散控制系统、连续与离散控制工程等教材6部。目前公开在国内外科技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2篇。参加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和省科技厅科研项目共9项。曾获吉林大学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指导国家和吉林省大学电子设计大赛多次获一、二和三等奖。为省优秀课负责人。曾被评为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优秀党员和优秀工作者。
3.吴长河,男, 1962年1月15日出生,中共党员,高级会计师,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吉林省九盈投资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企业法、金融和投资领域专家,对公司法等有精深研究。曾长期担任地区农业银行行长、吉林省农业银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农业银行总行信贷内训师。被聘为吉林省政府金融办公室金融创新顾问、吉林省企业法研究会副会长、长春电子科技学院客座教授。
4.陈卫星,男,1971年7月生,1992年毕业于福州大学计算机专业。现任北京优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Oracle数据库高级讲师,中国UNIX用户协会(CUUG)会员。
5.袁小庆,男,1970年8月生,2013.9毕业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工学硕士,现任北京优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任职Oracle数据库高级讲师。2017年被聘为太原科技大学校外兼职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6.孙建洋,男,1965年1月生,1989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工学硕士,现任北京优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Oracle数据库高级讲师,2017年被聘为太原科技大学校外兼职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7.冉乃刚,男,1961年2月生,1983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分校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学士学位,现任北京优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教学总监。
8.卢金火,男,研究员级高工。1962年5月1日生,1983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现任长春凯迪汽车车身设计公司总经理,主讲汽车车身设计,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发表论文60余篇。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机电部优秀青年等称号。
四、教学名师
1.刘薇娜,女,1956年5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兵工学会机械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教学名师。多次主持并承担国家级、省、部、市级科研项目,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公开发表论文138篇,专利授权11项,出版著作3部。获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主持国家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3项,出版教材4部,其中1部获吉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发表教学改革论文22余篇。
2.陈玲,女。1977年毕业于吉林工大大学(现吉林大学南岭校区)、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曾任长春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等课程。曾参加国家、省、部级科研和教研项目多项;发表科研和教研论文多篇;公开出版教材多部,其中一部获吉林省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曾任吉林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长春理工大学教学名师;全国力学教学优秀教师;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长春市高校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吉林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现为省级优秀课、省级精品课主持人及省级特色专业带头人。
3.韩丽英,女,教授,198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吉林省省级教学名师。吉林省巾帼建功标兵。现任通信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主讲《高频电子线路》、《光纤通信》等课程。是“通信专业教学团队”吉林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吉林省省级优秀课《通信原理》课程负责人。获得吉林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1项。在吉林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教研、科研论文16篇。承担省级以上教研项目 6项,科研项目3项。在国防工业出版社等出版教材6部。担任吉林省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吉林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1等奖2项,2等奖3项,3等奖5项。曾担任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吉林赛区评委。全国通信协会会员。
4.孙晓黎,女,副教授,1980年10月生,毕业于吉林大学,硕士学位。现任大学外语教学部负责人。主讲7余门本科生课程。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7项;参加省级课题3项;主持校级课题2项;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CSSCI一篇。吉林省教学新秀;吉林省一流课程负责人;吉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高校“三育人”成果奖;吉林省高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吉林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三等奖;吉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吉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长春电子科技学院教学名师。
5.谷开慧,女,1978年5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光电科学学院院长。曾获吉林省高校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长春市师德标兵、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长春市高校文明杯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校级教学名师、教书育人楷模、讲课标兵等称号。一直从事量子光学、理论物理及激光物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多次主持和参与省级科研和教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6.刘赞,女,1975年7月,中共党员,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仪器仪表专业,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校级教学名师,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协作委员。现任长春电子科技学院光电工程学院光电信息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光学技术和不电仪器方面的研究。主持并参与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等课题10余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发表国际和国内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3篇;全国光电信息类讲课比赛三等奖。作为课程负责人,拥有金课1门、精品课1门、优秀课2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光电设计竞赛,荣获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2项,校级10余项。校级建昭基金优秀教师奖。主讲课程:应用光学、物理光学等课程。校级教学名师,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协作委员。
7.韩颖,女,1976年11月生,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光电科学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主任。曾为物理光学吉林省精品课程负责人;物理光学校级一流课程负责人;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省级教育技术成果三等奖1项;第六届互联网+大赛省级银奖;吉林省第三届摆渡杯创业创新大赛省级一等奖;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创翼之星”称号;同时也获得了第三届校级“教学名师”称号;“建昭基金”优秀教师三等奖。在《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光散射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近三年主持和参与省级教研、科研项目6项,横向课程结题1项。
8.陆冬梅,女,1978年12月生,硕士,副教授,现任光电科学学院数学教研室主任。《高等数学》省级优秀课程的主要成员。一直从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数学考研课程的教学工作,连续三次获得院级“青年教师讲课标兵”称号,并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各项国家级和省级的大型比赛,并与吉林大学合作完成吉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9.吕娜,女,1981年4月生,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现任光电科学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一直从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研数学专选等基础数学一线教学工作和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省级课题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教材一部。指导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国家级二等奖等。在教学竞赛中,获得数学微课比赛吉林省二等奖,校内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第一届“建昭基金”获奖教师,连续两届青年教师讲课标兵。多次评为校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10.田丽华,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入选“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2018年度长春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学校第二届教学名师,学校“师德先进个人”。主持完成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参与完成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主持、参并完成省级教研项目7项,获得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十一届优秀高教科研成果奖三等奖1项,发表教科研论文19篇,其中EI检索3篇,核心2篇,主编《C程序设计》和《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指导与习题解答》。带领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团队成功申请了省级精品课“C语言程序设计”和校级计算机基础课优秀教学团队。指导学生比赛,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多次。多次荣获学校年度“先进工作者”称号。
11.朱绚曼,女,1965年7月生。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机电工程学院制图教研室主任。现为吉林省图学协会理事。校内教学名师。一直从事工程图学教学工作,主讲机械制图课程,计算机绘图等课程。担任省级优秀课:《计算机绘图》负责人。担任吉林省普通高校“十三五”高水平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首席负责人。教学成果:公开发表论文10篇,专利8项,负责省级科研项目4项。
12.潘妲,女,副教授,商学院会计专业专任教师,校内教学名师。主讲课程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抗“疫”期间在线教学典型案例,省级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同时被评为吉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首届吉林省高校教师说课大赛三等奖,学校第三届教学名师,第四届、第五届青年教师讲课标兵,连续多年带领学生参加各类应用型人才技能比赛,获优异成绩。主持省级课题2项,一般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多项,公开出版教材3部,研发实用新型专利1项,并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