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卫生常识宣传
发表时间:2017-06-09 08:53编辑:总务处

专家解析  

人们运用免疫学的原理,将相应的生物制品(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接种于易感者机体,使其发生免疫反应,从而产生对疾病的特异抵抗力,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发生的目的,这样的人工免疫方法称之为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四种:  

(1)皮上划痕;  

(2)注射,包括皮下、皮内、肌肉注射;  

(3)口服;  

(4)喷雾吸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12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预防针”就是注射用疫苗。打预防针是一种预防由某些病原微生物而感染的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人类利用各种疫苗最大限度地控制疾病的传播,如牛痘疫苗出现后,天花病毒便基本被消灭了。  

不可不知  

不同的预防针,打的地方也就不同,常见的多数打在胳膊上,也有例外打在屁股上和头上的。        

不可不会  

2007年12月29日,卫生部印发了关于《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为贯彻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精神,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规范和指导各地科学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相关传染病,制订本方案,自2008年开始施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