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
发表时间:2018-03-06 10:20编辑:学生处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传播者;是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教导者;是规范学生健康成长的管理者;是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和生活的服务者。辅导员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高校管理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
       怎样发挥辅导员在教学、日常管理中的作用?怎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怎样增强青年学生的团员意识和思想道德品质?这些都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辅导员,我想浅谈一下我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
  • 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辅导员处于高等教育工作的第一线,他的作用与影响是不可或缺的。辅导员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最直接接触学生,对学生情况最了解,发现问题最及时,交流沟通最方便,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甚大。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洞察力、科学的判断力、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创新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
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应该做到也必须要做到为人要诚实,处事要踏实,工作要务实,生活要现实。勤恳敬业,光明磊落,公正无私,勇于拼搏,富于创造,力争做一名与时俱进的高校辅导员。
  • 辅导员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1. 引导作用
       大学生在中学教育阶段普遍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学生基本上是被动的学习。而大学的学习方式与中学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差别,大学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这就要求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在大一新生入学以后,除了教务部门要向学生宣传、指导教学方面的知识,同时作为学生工作部门的辅导员也要担负起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的重任,辅导员应经常性的辅导学生,让学生尽快调整好心态,认识本专业的学科特点和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了解大学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的,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 监督作用
       大学生的群体特点是:首先,他们比较年轻,对是非的判断能力有限。第二,他们正处于思想意识的发展定型阶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受外界的影响甚大。第三,自尊心很强,但很脆弱,情绪波动很大,容易走极端,对自己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
辅导员应深入学生当中及时了解、反馈学生的思想波动,以比较先进的思想、信仰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学生自我免疫能力的提高,从根本上杜绝一些思想问题的发生。加强对学生的生活适应性教育、学习适应性教育和人际交往适应性教育。
通过辅导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监督和引导,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惰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 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清醒地角色定位很重要。我给自己的角色定位既不是学生的管理员,也不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因为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能力暂时还没有达到导师的水平),目前来看,最准确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学生指导员。
当前,运行机制对辅导员的错误导向在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学生不出事,什么都好说”。反之,只要出了乱子,即使你工作辛辛苦苦也是白干的局面。诚然,做好一名管理员是每一名辅导员的分内之事,从管理入手也是大有文章可作的,但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要求辅导员不能仅仅满足于或停留在做好一个管理员的层次。
高校辅导员肩负着管理育人,教育育人的重任,是学校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具有较高思想觉悟得直接实践者;是学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所面对的是青年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有幸步入高等教育的殿堂。辅导员不但要指导他们学会学习,完成繁重的学业,而且要教会学生们如何做人,如何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修养,为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打好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是辅导员的工作目标,教会学生获取持续发展的能力是辅导员工作的使命。辅导员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注重人本主义思想在学生教育中的运用就是要以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培养学生,服务学生为基本内容,实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目标。
作为辅导员,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改变以往那种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永远被动充当救火队员和保姆的角色,自觉承担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必须身体力行,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使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 新生辅导员应从那几方面开展工作
  1. 在新生入校初期,通过集体方式进行咨询活动,从而帮助学生降低心理预期,实现学生心理的“软着陆”。
  2. 组织开展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发掘各自才能,通过学生活动发现问题。
  3. 做到不偏袒“优秀生”,学生工作涵盖每一个学生,不留盲点。
  4. 通过检查督促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专业学习的重要性,进入大学后,学习应该仍然是重点。
  5. 提供机会加强学生间的交流,预防由于人际交往困难而造成学生心理压力。
  6. 学生中出现违纪行为不迁就,模范行为及时表扬作到奖惩分明。
  7. 以高低年级互动交流的形式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帮助学生确立长、短期目标。
  8. 随时了解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反馈上级或力所能及范围内解决。
这一时期是大学教育的关键,也是日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这一时期政治工作者必须在新生中树立“言必行,行必果”的形象,否则会影响后期教育工作的效果。
  •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实推进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其他重点工作,构建有效平台,掌握教育艺术,优化工作方法,充实工作过程,充分发挥工作过程中的育人功能。
结合自己学生时代作为学生干部的工作经验积累和参加工作半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我总结了开展学生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即“一、二、三、四”,与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一)、要坚持一个中心。即“人才教育,德育为先”。
       (二)、要打好两个基础。信息基础是前提,工作意识基础是保障。在学生管理中构建详细的、有效地、多层次、多元化的学生信息资源库对作好学生工作尤其重要。学生工作对象的复杂化、多样性及多变性,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
      (三)、要贯穿三条主线。一是把学习、增知和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是把学习、成长和成才紧密联系在一起;三是把学习、做人和做事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四)、要搭建四个平台。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坚持以主流教育为指导,以爱国教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起初文明、诚实守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着力点,以制度建设为支撑点,以学生党建为结合点。二是日常教育平台。坚持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切入点,在校生师范教育为着手点,以树立先进典型为激励点。三是文化活动平台。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四是特殊工作平台。关爱和关注相结合,心理服务与生活帮助相结合为根本思路,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防止心理贫困与经济贫困的“双困生”出现。
 
      我会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工作态度,主动积极地去开展工作,虚心向各位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辅导员而不懈努力。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传播者;是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教导者;是规范学生健康成长的管理者;是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和生活的服务者。辅导员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高校管理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
       怎样发挥辅导员在教学、日常管理中的作用?怎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怎样增强青年学生的团员意识和思想道德品质?这些都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辅导员,我想浅谈一下我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
  • 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辅导员处于高等教育工作的第一线,他的作用与影响是不可或缺的。辅导员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最直接接触学生,对学生情况最了解,发现问题最及时,交流沟通最方便,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甚大。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洞察力、科学的判断力、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创新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
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应该做到也必须要做到为人要诚实,处事要踏实,工作要务实,生活要现实。勤恳敬业,光明磊落,公正无私,勇于拼搏,富于创造,力争做一名与时俱进的高校辅导员。
  • 辅导员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1. 引导作用
       大学生在中学教育阶段普遍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学生基本上是被动的学习。而大学的学习方式与中学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差别,大学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这就要求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在大一新生入学以后,除了教务部门要向学生宣传、指导教学方面的知识,同时作为学生工作部门的辅导员也要担负起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的重任,辅导员应经常性的辅导学生,让学生尽快调整好心态,认识本专业的学科特点和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了解大学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的,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 监督作用
       大学生的群体特点是:首先,他们比较年轻,对是非的判断能力有限。第二,他们正处于思想意识的发展定型阶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受外界的影响甚大。第三,自尊心很强,但很脆弱,情绪波动很大,容易走极端,对自己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
辅导员应深入学生当中及时了解、反馈学生的思想波动,以比较先进的思想、信仰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学生自我免疫能力的提高,从根本上杜绝一些思想问题的发生。加强对学生的生活适应性教育、学习适应性教育和人际交往适应性教育。
通过辅导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监督和引导,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惰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 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清醒地角色定位很重要。我给自己的角色定位既不是学生的管理员,也不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因为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能力暂时还没有达到导师的水平),目前来看,最准确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学生指导员。
当前,运行机制对辅导员的错误导向在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学生不出事,什么都好说”。反之,只要出了乱子,即使你工作辛辛苦苦也是白干的局面。诚然,做好一名管理员是每一名辅导员的分内之事,从管理入手也是大有文章可作的,但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要求辅导员不能仅仅满足于或停留在做好一个管理员的层次。
高校辅导员肩负着管理育人,教育育人的重任,是学校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具有较高思想觉悟得直接实践者;是学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所面对的是青年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有幸步入高等教育的殿堂。辅导员不但要指导他们学会学习,完成繁重的学业,而且要教会学生们如何做人,如何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修养,为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打好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是辅导员的工作目标,教会学生获取持续发展的能力是辅导员工作的使命。辅导员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注重人本主义思想在学生教育中的运用就是要以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培养学生,服务学生为基本内容,实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目标。
作为辅导员,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改变以往那种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永远被动充当救火队员和保姆的角色,自觉承担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必须身体力行,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使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 新生辅导员应从那几方面开展工作
  1. 在新生入校初期,通过集体方式进行咨询活动,从而帮助学生降低心理预期,实现学生心理的“软着陆”。
  2. 组织开展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发掘各自才能,通过学生活动发现问题。
  3. 做到不偏袒“优秀生”,学生工作涵盖每一个学生,不留盲点。
  4. 通过检查督促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专业学习的重要性,进入大学后,学习应该仍然是重点。
  5. 提供机会加强学生间的交流,预防由于人际交往困难而造成学生心理压力。
  6. 学生中出现违纪行为不迁就,模范行为及时表扬作到奖惩分明。
  7. 以高低年级互动交流的形式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帮助学生确立长、短期目标。
  8. 随时了解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反馈上级或力所能及范围内解决。
这一时期是大学教育的关键,也是日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这一时期政治工作者必须在新生中树立“言必行,行必果”的形象,否则会影响后期教育工作的效果。
  •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实推进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其他重点工作,构建有效平台,掌握教育艺术,优化工作方法,充实工作过程,充分发挥工作过程中的育人功能。
结合自己学生时代作为学生干部的工作经验积累和参加工作半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我总结了开展学生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即“一、二、三、四”,与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一)、要坚持一个中心。即“人才教育,德育为先”。
       (二)、要打好两个基础。信息基础是前提,工作意识基础是保障。在学生管理中构建详细的、有效地、多层次、多元化的学生信息资源库对作好学生工作尤其重要。学生工作对象的复杂化、多样性及多变性,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
      (三)、要贯穿三条主线。一是把学习、增知和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是把学习、成长和成才紧密联系在一起;三是把学习、做人和做事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四)、要搭建四个平台。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坚持以主流教育为指导,以爱国教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起初文明、诚实守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着力点,以制度建设为支撑点,以学生党建为结合点。二是日常教育平台。坚持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切入点,在校生师范教育为着手点,以树立先进典型为激励点。三是文化活动平台。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四是特殊工作平台。关爱和关注相结合,心理服务与生活帮助相结合为根本思路,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防止心理贫困与经济贫困的“双困生”出现。
 
      我会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工作态度,主动积极地去开展工作,虚心向各位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辅导员而不懈努力。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传播者;是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教导者;是规范学生健康成长的管理者;是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和生活的服务者。辅导员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高校管理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
       怎样发挥辅导员在教学、日常管理中的作用?怎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怎样增强青年学生的团员意识和思想道德品质?这些都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辅导员,我想浅谈一下我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
  • 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辅导员处于高等教育工作的第一线,他的作用与影响是不可或缺的。辅导员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最直接接触学生,对学生情况最了解,发现问题最及时,交流沟通最方便,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甚大。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洞察力、科学的判断力、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创新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
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应该做到也必须要做到为人要诚实,处事要踏实,工作要务实,生活要现实。勤恳敬业,光明磊落,公正无私,勇于拼搏,富于创造,力争做一名与时俱进的高校辅导员。
  • 辅导员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1. 引导作用
       大学生在中学教育阶段普遍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学生基本上是被动的学习。而大学的学习方式与中学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差别,大学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这就要求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在大一新生入学以后,除了教务部门要向学生宣传、指导教学方面的知识,同时作为学生工作部门的辅导员也要担负起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的重任,辅导员应经常性的辅导学生,让学生尽快调整好心态,认识本专业的学科特点和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了解大学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的,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 监督作用
       大学生的群体特点是:首先,他们比较年轻,对是非的判断能力有限。第二,他们正处于思想意识的发展定型阶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受外界的影响甚大。第三,自尊心很强,但很脆弱,情绪波动很大,容易走极端,对自己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
辅导员应深入学生当中及时了解、反馈学生的思想波动,以比较先进的思想、信仰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学生自我免疫能力的提高,从根本上杜绝一些思想问题的发生。加强对学生的生活适应性教育、学习适应性教育和人际交往适应性教育。
通过辅导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监督和引导,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惰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 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清醒地角色定位很重要。我给自己的角色定位既不是学生的管理员,也不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因为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能力暂时还没有达到导师的水平),目前来看,最准确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学生指导员。
当前,运行机制对辅导员的错误导向在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学生不出事,什么都好说”。反之,只要出了乱子,即使你工作辛辛苦苦也是白干的局面。诚然,做好一名管理员是每一名辅导员的分内之事,从管理入手也是大有文章可作的,但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要求辅导员不能仅仅满足于或停留在做好一个管理员的层次。
高校辅导员肩负着管理育人,教育育人的重任,是学校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具有较高思想觉悟得直接实践者;是学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所面对的是青年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有幸步入高等教育的殿堂。辅导员不但要指导他们学会学习,完成繁重的学业,而且要教会学生们如何做人,如何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修养,为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打好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是辅导员的工作目标,教会学生获取持续发展的能力是辅导员工作的使命。辅导员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注重人本主义思想在学生教育中的运用就是要以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培养学生,服务学生为基本内容,实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目标。
作为辅导员,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改变以往那种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永远被动充当救火队员和保姆的角色,自觉承担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必须身体力行,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使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 新生辅导员应从那几方面开展工作
  1. 在新生入校初期,通过集体方式进行咨询活动,从而帮助学生降低心理预期,实现学生心理的“软着陆”。
  2. 组织开展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发掘各自才能,通过学生活动发现问题。
  3. 做到不偏袒“优秀生”,学生工作涵盖每一个学生,不留盲点。
  4. 通过检查督促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专业学习的重要性,进入大学后,学习应该仍然是重点。
  5. 提供机会加强学生间的交流,预防由于人际交往困难而造成学生心理压力。
  6. 学生中出现违纪行为不迁就,模范行为及时表扬作到奖惩分明。
  7. 以高低年级互动交流的形式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帮助学生确立长、短期目标。
  8. 随时了解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反馈上级或力所能及范围内解决。
这一时期是大学教育的关键,也是日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这一时期政治工作者必须在新生中树立“言必行,行必果”的形象,否则会影响后期教育工作的效果。
  •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实推进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其他重点工作,构建有效平台,掌握教育艺术,优化工作方法,充实工作过程,充分发挥工作过程中的育人功能。
结合自己学生时代作为学生干部的工作经验积累和参加工作半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我总结了开展学生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即“一、二、三、四”,与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一)、要坚持一个中心。即“人才教育,德育为先”。
       (二)、要打好两个基础。信息基础是前提,工作意识基础是保障。在学生管理中构建详细的、有效地、多层次、多元化的学生信息资源库对作好学生工作尤其重要。学生工作对象的复杂化、多样性及多变性,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
      (三)、要贯穿三条主线。一是把学习、增知和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是把学习、成长和成才紧密联系在一起;三是把学习、做人和做事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四)、要搭建四个平台。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坚持以主流教育为指导,以爱国教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起初文明、诚实守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着力点,以制度建设为支撑点,以学生党建为结合点。二是日常教育平台。坚持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切入点,在校生师范教育为着手点,以树立先进典型为激励点。三是文化活动平台。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四是特殊工作平台。关爱和关注相结合,心理服务与生活帮助相结合为根本思路,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防止心理贫困与经济贫困的“双困生”出现。
 
      我会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工作态度,主动积极地去开展工作,虚心向各位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辅导员而不懈努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