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再无霍金,时间永留简史
发表时间:2018-03-19 22:18编辑:学生处
据英国BBC等媒体报道,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Hawking)于2018年3月14日去世,享年76岁。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霍金的成就: ——科学成就 霍金的研究领域是引力与黑洞。
  他的主要贡献有两个:奇点定律(1970)与霍金辐射(1974)。 奇点定理:他和彭罗斯一起开创性地运用拓扑学的方法,证明广义相对论方程导致奇点解,间接地证明了大爆炸奇点的存在。 霍金辐射:运用弯曲时空背景下的量子场论方法,证明黑洞像热力学黑体一样对外辐射。这是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相结合的第一个典范,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霍金的主要工作都作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黑洞研究大发展时期,他的早期工作对引力与黑洞领域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其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 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霍金作为当代理论物理的代言人,对于在公众面前宣传理论物理作用是极大的。这一影响力应该无人能出其右。当然,霍金在学术界的名气是与其贡献相称的。同行们将霍金视为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引力和黑洞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众多学者之一。 霍金的代表作《时间简史》(1988):探索着宇宙的起源,凭借丰富的想象,精妙的构思,字字珠玑,阐释宇宙未来之变,神奇而美妙。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40种语言。
《果壳中的宇宙》:霍金继《时间简史》后最重要的著作。
  霍金在书中,再次把我们带到理论物理的最前沿,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宇宙的原理。这本书和《时间简史》一起,成为全世界最畅销的科普著作之列,影响力可见一斑。
  霍金说: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这位被称为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曾这样说: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考, 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 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在另外的场合,他也表示: “虽然我行动不便, 说话需要机器的帮助, 但是我的思想是自由的。”
霍金工作室的墙上贴了这样一句话: 不管在什么时候 我们都不能忘记头顶的星空 要永葆好奇 永远前进
  曾有人问霍金,他的身体状况对科学研究是帮助还是限制,他对死亡的恐惧又是什么? 霍金回答说,他很幸运能够从事理论物理学研究工作,这是少数几个不会受限于身体状况的领域之一。
  过去这么多年,他一直都在英年早逝的预期中生活着。他不怕死,但也还不急着死,在死之前他还有太多的事要做。
  他特别喜欢《哈姆雷特》里的一句话: “即使我身处果壳之中, 我仍以为自己是宇宙之王。”

相关新闻: